關於穿搭,我想說的十件事。


「關於穿搭,我想說的十件事。」


這篇文章寫於三年前,有鑒於近來的炒鞋風波,想起了它,稍微重新修改了不合時宜的部分,來和各位分享。
 
 


 

你穿衣服?還是衣服穿你?


 
滿足了馬斯洛金字塔裡的基礎生理需求後,追求美好的事物似乎是人之天性。
 
可是請注意,前提在於生理需求之滿足。時常觀察有人不吃不喝,寧願一日一餐也要存錢排隊搶購所謂的限量商品,無論是潮流或是時尚(或者兩者沒有差別?),裝扮自己終究是個學問,而做學問是需要經過自己研究思考的。如果總是把傳統教育的那一套用來穿搭,別人怎麼做你跟著怎麼做,終有一天你會赫然發現,自己早已迷失在物慾的洪流之中。
 
如何找到自己的風格,當然必須靠自己的嘗試和學習,在此之前,關於穿搭,我有十件事想說說。
 
 
(via. 5.kicksonfire.net


➊ 學會放下才能再拿得起


神曲唱著:「我難過的是放棄你,放棄愛,放棄的夢被打碎忍住悲哀。」的確放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但是也之所以將這件事置在首位,真的就是學會取捨這件事多麽重要,而取雖難,但捨更難。
 
你要學會不要盲目地追逐最新潮的單品,假如你已經有雙米糕佐敦三代,而你的積蓄只剩三百,但明天要出一代新配色,後天要出四代復刻,你會選擇晚餐該吃排骨飯還是吃雞腿飯?
 
在這個一個便當吃不飽的社會(騜:你可以吃兩個啊!),每天跟慾望追逐,就像胃有一個無底洞,直到吃土你才能停止動作,你才會發現那是個沒有辦法滿足的競賽。
 
當然學會取捨這件事,還是建立在心裡的一把尺,如果總有一件物品是你錯過後會後悔一生的,是你的不可承受之輕,那麼就試著好好珍惜它吧,畢竟念念不忘必有迴響。
 
 
(Via. wmagazine.com

➋ 思考你的服裝怎麼融入你的生活


就像身為一個汽車維修員身上帶把扳手也是合理的。相對的若你身為一個每天跟上司跟客戶開會的上班族,你如果還帶把扳手就很不合理了,除非你開會前要先拆坐墊,有必要提醒客戶你是大聲什麼。
 
同樣的你上班時候能穿一身 KTZ 見客戶嗎?搞不好會被當作江湖術士(註:當年 KTZ 以圖騰風格相當火紅)。
 
這就是第二課,購買前的風格比例選擇,假如你是個工作場合嚴肅的上班族,一週能休兩天假,那代表你那些很 Swag 的衣服只有兩天能穿。假設預算有限,那正裝就該佔七成,休閒類最多佔三成。也許可以先從平價時裝入門,暫停一下每次逛街都逛潮流店的習慣。
 
 

➌ 愛很簡單


其實有些時候買服裝和談戀愛很像,到後來你發現我們不是在找一個最完美的,我們找的終究還是最適合自己的。
 
也許你期待轟轟烈烈神仙稱羨的戀曲,所以你總是看中那些前衛特殊、作風大膽,可是你卻偏偏不是個專情份子,熱戀退卻你便膩了,打入冷宮賞一丈紅,你又盡情揮霍,Like a boss。
 
一個接一個的追逐那些獵物,是助你解飢還是飲鴆止渴?
 
會不會等到時間到了你洗盡鉛華,你驀然回首,赫然發現陪著你最久的還是沒有複雜設計,沒有心機的那些,於是你痛改前非,你抱著你的 Converse,想起你的初戀。你終於知道愛越簡單,卻實實在在不會被取代。
 
 


➍ 降低你的品牌忠誠度吧


我的同學 H 君在當年 Bape 很紅時,穿過一整套猿迷彩出門,搞得外出像個軍人(雖然後來當兵我才知道國軍外出根本不會穿迷彩)。
 
不過那是以前的事了,現在他都穿一整套 Pyrex Vision(註:撰文的 2013 年正紅),這樣很秋嗎?不然什麼是秋?(秋就是勃起)。
 
但是我要說的是生活不是 Runaway,其實不需要每次都穿一整套來證明你的價值,你不需要對品牌如此忠誠。
 
也許你可以試試把你退潮的 Bape 拿來搭你的 Pyrex,好不好看我不知道,但肯定的是沒有人想再看到兩腳的活動商品型錄了。
 
多多嘗試不同的組合,才能叫做搭配。同學不要再把你大學做報告的那一套再拿來用了,不是複製貼上就好了,那樣的話即使有人會注意你,也只是看你的衣服罷了。
 
(Via. thehundreds.com

➎ 不要做物質主義的打手


我承認這標題是下的有點重,只是要提醒你重新評估商品的價值很重要。如果一件 T 恤風格很容易被取代,但因為限量賣到五位數,還是會有人買,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我沒辦法,可是偏偏卻還有人會幫忙找人一起排隊,說服團購享優惠?
 
但說不定你買了一雙 T 恤成本 200 塊炒賣到 20 倍、40 倍,而事實上炒賣他的店員或網拍小幫手,月薪依然 22K 起跳,這不是很諷刺嗎?
你應該停下來想一想這單品對你的價值是否真應當用價格來換?如果他們真的那麼保值,等到盜版傾巢而出,市場大亂,你可以再拿出來看看。
 
 
(Via. beoptic.com

➏ Less But Better


你畢竟不是 Kanye West 也不是 G-Dragon,你不需要把 Chrome Hearts 戒指戴滿整手;或是土豪金項鍊,脖子上一條比一條重。
「少,卻更好!」出自著名設計師 Dieter Rams 的名言,提醒你不是數大便是美,而是有點臭(?)
 
十指戴滿戒指,別人不會把你誤會成權志龍,只會當你是禪師 Phil Jackson或者 Marvel 反派滿大人。
 
其實這只是舉個例子,應用在穿搭上都是同理,不是多就等於有層次,多層次穿搭,重點其實在層次而不在多層。也許可以反過來試著想想如何讓自己「少,卻更好」?
 
 

➐ 評估你的優先順序


評估你的優先順序,並不是叫你 Goro's 要懂得先買老鷹好還是先搶羽毛。而是你要有策略的知道自己什麼應該優先入手,而什麼可以再等等。
 
假如你衝動性敗了一組 Goro's,可是你衣櫃裡只有以前買的 Stay Real,你覺得你戴的出門嗎?你是否更應該先去買件好上衣搭件好褲子,甚至先去換個好髮型?
 
在慾望清單裏排順序也許多少能阻止衝動性購物,但記得你的清單順序首位一定要先填飽肚子,還有付清你的負債,再來就是避免過於危險的投資。投資一定有風險,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(請在一秒念完)。
 
 

➑ 別當品牌 LOGO 的敗物主義者


曾經看過有人買了真小牛皮製的手機殼,卻自己用手工把後背挖出一個洞,雖然破壞加工精神可敬,但事實上他只為了讓那顆蘋果露出來,彷彿沒有那顆蘋果整支手機失去價值。
 
一件棉質衫只染印了品牌 LOGO 可以暢銷穩坐衛冕者寶座;一件好設計優美剪裁用料實在但沒有 LOGO 就請落入失敗區。你是否在當品牌 LOGO 代言人?像是優質偶像劇名稱前面卻被加了「威化奶」?還是你是否有跟我一樣注意到,有的人不是在穿衣服,而是在穿 LOGO?
 
但如果你真的這麼喜歡穿 LOGO 在身上,倒是建議你可以去買件中華職棒的球衣穿穿。
 
 

➒ 遠遠的看其實你也沒那麼特別


也許你根本不關心現在流行什麼,不在意時尚潮流,不排隊也不想跟別人一樣。
 
你每個禮拜固定去文創市集報到,你蹲在路邊翻動二手衣物。不得不說,古著的確有他反時尚、反主流審美、反商業量產的意涵在,而且還有幾分環保。不需要時尚趨勢所左右,不會有人人撞衫的危險。所以你喜歡這能表現個人風格,你喜歡年代感,你喜歡老靈魂,你喜歡捨不得丟的衣服背後都有小故事,你是文青!
 
但有一天也許你突然發現,你忘了今天來的是 A 市集還是 B 市集,好像名字不那麼重要,好像沒買這件古著襯衫也沒那麼可惜,好像下禮拜也還會有市集,好像下下禮拜也有,好像下下下禮拜也還會有,而且好像不管我那個禮拜來市集都可以買到類似風格的古著襯衫。
 
好像遠遠的看,你也沒多麼特別。
 
然後文青的你會開始懷疑:「欸,那文化市集的文化是什麼?那創意市集的創意在哪裡?什麼是文創?」
 
當一切開始在乎產值,營利變成宗旨,很多東西都變跟著變質,食物是,人心也是。一件刺繡外套,賣你一千元好不好,跟你說這是國外進口,其實是淘寶貨(好啦也算國外)。你還是買了,然後加入攤商的粉絲頁,學會染成一樣花色的頭髮。
 
然後遠遠的看,你跟其他古著人穿的都差不多,好像也沒多麼特別?
 
這就是第九點,當然並非專挑古著族群批評,而是說連最有個人風格的古著客都有可能變成複製人了,學習保持抽離的態度看看自己是如何重要?有的時候偶像崇拜與品牌迷思都是在不知不覺下被植入的。
 
 
(Via. le21eme.com

➓ 成為你自己 


所以第十點就要找出自己的風格,雖然說趣味相同的朋友常常因為互相影響穿著難免越來越像,但是有的時候你並不見得容易分辨,你是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,還是找到別人認同的風格?
 
當然有的人穿衣服是為了要討人喜歡(但也許其實大部分人比較喜歡不穿衣服的?),可是一味的討好就會顯得譁眾取寵。
 
畢卡索說:「好的藝術家,抄;偉大的藝術家,偷。」(欸,不是真的偷,警察就是這個人) ,學習難免都從模仿開始,就像寫書法要先臨摹,但是學久了記得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,不要走在路上迎面走來就像一群又一群偶像團體,失去了辨識度要如何被人記得?更別說討人喜歡了。
 
你最終要了解自己,你的優點在哪裡、你的優點是啥?學會接受他們,也許隱惡揚善,讓自已更有自信。
 
更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是為什麼而要裝扮自己?你是為了取得別人的認同嗎?還是單純想要成為你自己?這個世界的主流審美觀相當畸形,要高要瘦鼻子要挺奶子要兇,時尚甚至被說只在會下雪的國家才存在,這些無形之中都是一種壓迫。
 
有的時候你可以給自己一點壓力,努力成為你想成為的人,大無不可;但有的時候,你其實可以喘一口氣,不必成為眾人期待的那個模樣,而成為你自己。
 
 
(寫於 2013, 六月;二編 2016, 三月)


張貼留言

1 留言

Hi寫道…
好文章,感謝分享。